剧本杀“打打杀杀”,内容分级应提上日程
张智全
据6月11日《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剧本杀娱乐经营活动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内容及安全隐患。比如有的涉及色情、暴力、恐怖等违法违规内容。针对“如何正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少专家建议对剧本杀内容实行分级管理。
当前,剧本杀行业成为一个投资风口,资本持续入场。有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约为167.8亿元,同比增长35%,10岁至19岁城镇人口成为剧本杀潜在的消费人群,未来剧本杀市场前景广阔。
巨大市场让一些商家有些“走火入魔”,甚至开始置法律和公序良俗于不顾,将一些含有暴力、暗黑、色情等内容的剧本杀,直接推送给未成年人。在此语境下,对剧本杀内容实行分级管理,可谓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和网络信息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从这个角度上说,商家提供内容健康的剧本杀产品是其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
遗憾的是,由于行业市场发展较快,准入门槛较低且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业规则,针对剧本杀创作内容和场所的监管客观上存在盲区,这让商家通过推送不良剧本杀非法赢利有了可乘之机。虽然近年来辽宁、上海、重庆等地对此出台了相关地方性规定,但这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解决有关问题。
实行剧本杀内容分级管理,可将其承载的内容根据不同目标群体加以区分,让不同目标群体各取所需,如此不仅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规范剧本杀市场秩序。
今年4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实际上已涉及剧本杀内容的分级管理。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相关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定,在终结乱象的同时,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