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视角 > 魅力乡镇 >

聚合力 行致远——东沟镇大桥村凝聚乡贤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管窥

时间:2022-05-08 09:41 来源:鄂州日报 作者:蚂蚁传媒

记者 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编者按:

村道干净整洁、小游园绿意盎然、旅游公厕修葺一新……东沟处处皆变化。每一处,都能看到乡贤奉献的印记,听到村民对乡贤的赞叹。“家乡变美了,我们越来越幸福,离不开乡贤建言献策、出资出力。”

近年来,东沟镇大桥村探索建立“党建+乡贤”基层治理模式,借助乡贤力量参与经济、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不少乡贤纷纷返乡,全面参与乡村事务,捐资公益事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一个创业领头人“带动”一个村

东沟镇桩基之乡发展四十周年座谈会。记者琳茜特约记者李君亮摄

2021年,对大桥村村民肖绪胜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迈入古稀之年的他,外出创业正好40年。

40年来,在肖绪胜的带领下,涌现出鄂东桩基、顺康基础、宏信基础、华峰基础等一批桩基行业佼佼者,越来越多的家乡人加入到桩基施工这个行业,年轻梯队已逐步成为建设的主力军,东沟镇成了名副其实的“桩基之乡”。

回首40年创业历程,肖绪胜感触颇深,“那时候穷怕了,唯有逼自己一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肖绪胜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村民组建了大桥建井队,一起外出,靠打水井为生。

1984年,武汉青化公路大桥项目横跨武东及武钢铁路编组站,因为没有人能攻克桩基施工难关而被迫暂停施工。

肖绪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毛遂自荐,在距离铁路枕木1米旁开挖施工,桩深30米,直径1.2米,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了施工任务,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省冶金协会在该项目开了一次观摩会,自此,肖绪胜和团队成员也在冶金系统打开了发展的局面,并先后在武钢、鄂钢、冶钢等钢厂承接桩基工程施工。随后,便在全省范围内打开了房屋桩基的施工局面。

1985年,大桥建井队更名为大桥桩基工程公司。

1990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兴起,人工挖孔桩逐步转向工程机械桩施工。大桥村人紧跟市场需求,率先迈出了机械施工的步伐。目前,东沟拥有旋挖钻机等机械设备几百台套,逐渐形成了桩基产业链。

在桩基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大桥“桩基人”从未忘记过家乡。全镇桩基行业年产值由1981年的10多万元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亿元,每年给东沟带来的财税收入节节攀升,为东沟的发展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东沟财源建设的“支撑柱”,东沟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

“公司用工基本是东沟人。”肖绪胜告诉记者,“目前东沟从事桩基行业的村民达到了上千人,学会开旋挖机的村民也达到了上千人,年收入都不低于10万元。”

在肖绪胜为代表的数位“桩基先行者”带动下,胡农生、舒绪海等一批从事桩基行业的企业家乡贤们回乡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形成了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人才回乡的良好格局。

一个返乡村支书“带活”一个村

在大桥村,提起何欢乐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他不是明星大腕,却是村民心中的“红人”。

出生于大桥村的何欢乐是位“80后”,2005年退役后,一直在外从事桩基工程,拥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何欢乐更喜欢大桥村“网红”书记的称号。

何欢乐说,回归,是因为乡愁。

每次回到风景秀丽的大桥村,看到脏乱的环境、纷纷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他心里就五味杂陈。自那时起,何欢乐心里便萌生出了一个“美丽家乡梦”,他希望有机会能改变家乡的现状。

2018年换届前期,何欢乐了解到镇党委在大桥村支部党员中摸排新一届“两委”班子人选,他主动找到东沟镇党委,表明自己愿意回乡创业,带领大桥村民改变旧面貌。

2018年10月,何欢乐在村民们的一致拥护下,挑起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他信念坚定,敢想敢做,闯出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富民路。

“自从当了村党支部书记,我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为了便于了解群众心声,何欢乐一有时间就到村里,找老党员和一些乡贤能人谈心。上任的前三个月里,他共入户走访了全村936户村民,与91名党员交心谈心,迅速掌握了村里的实情民意。

为了大桥村的发展,何欢乐白天跑部门争取资金,晚上召集村“两委”共同研究乡村建设工作方案,他不分昼夜工作,亲自一点点设计、一项项把关。

在掌握了大桥村的短板弱项后,他坚持“三改三化”的总体规划,带领党员群众改水、改电、改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硬化、亮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四年来,何欢乐团结带领“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在大桥村兴建起61亩扶贫基地,新修村组循环路8.3公里,拓宽进村公路7.1公里,对全村7公里长的道路进行全面刷黑硬化,道路两侧种植五色鲜花6千余株,通过“整湾提升、整村推进”的战略,为村民修建公厕32所,改造户厕300多户,先后打造出王国佐湾、何家湾、孙家咀湾等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湾,在全区乡村振兴拉练中名列前茅。

“我们希望何欢乐这样的乡贤都回来,他就像一面旗帜,我们村就需要这样的旗帜。”如今,走进大桥村,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漂亮的小游园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说起村书记何欢乐,老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群乡贤一条心“带富”一个村

大桥村美景。记者琳茜通讯员陈新强摄

清明假期,大桥村的天气格外晴朗。湛蓝的天空下,络绎不绝的游客和行走在路上的村民都是满面笑容,何欢乐正忙着和回乡的乡贤们召开座谈会,共商下一步发展计划。

近年来,大桥村整合村里众多桩基老板这一资源,积极探索实施“党建+乡贤”治理新模式,号召在外乡贤回村发展。

鄂东、宏信、顺康、华峰等4家公司各出资200万,大桥村以土地入股,联合成立公司,合力打造美丽村湾,推进大桥乡村振兴。

2021年春节,正值梅花盛开时节,数十万周边游客慕名而来,昔日无人问津的大桥村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村。村民们摆小摊、开民宿、办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如何让乡村旅游迈向可持续发展?”大桥村“两委”与乡贤召开“诸葛亮会”,探讨大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桥村乡贤余书松说:“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基地的提档升级力度,适应市场和游客的需求。”

当下,大桥村除了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外,还对吃、住、行、游、购、娱等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

如今,大桥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乡贤的支持。

——疫情在哪里,乡贤身影就在哪里出现。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桥村乡贤众志成城。面对防疫物资匮乏的窘境,他们四处奔波,与家乡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面对防控资金短缺的困境,他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为群众支撑起对抗病毒的强大后盾;面对基层防控难的危境,他们迎难而上,坚强“逆行”,乡贤志愿服务的身影处处可见。

——家乡建设重点到哪里,乡贤智慧就在哪里凝聚。每年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大桥村的乡贤都要聚在一起召开乡贤座谈会,这成为大桥村乡村振兴的“聚智会”。今年,大桥村做门楼,向乡贤发出倡议书后,一周就募集到所需资金,解了群众燃眉之急。

——乡风文明方向在哪里,乡贤文化就在哪里引领。乡贤是乡村文化的宝贵财富,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大桥村每年资助优秀、贫困学生,为80岁以上老人发“福利”;乡贤余书松连续5年为村里的老人送物资。

最是乡贤润桑梓。在大桥村,越来越多的乡贤集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个个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还在上演……

记者手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遇》出自唐朝大诗人贺知章之手。诗歌描绘了少年离家的游子等到两鬓斑白时重返故里的一幕,同时也倾吐着诗人对人生的慨叹和对故乡的依恋。

在大桥村的采访,让我深刻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是,不论是“80后”的何欢乐,还是古稀之年的肖绪胜,他们始终都有一份放不下的心事:“要为家乡做点事情。”

尤记得,去年东沟镇召开桩基之乡发展40周年座谈会,乡贤共聚一堂,除了探讨如何把桩基产业越做越大外,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合力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对正在发展中的大桥村来说,心怀桑梓情的乡贤们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东沟镇以及大桥村的干部们,也较早看到了这一点,并付诸行动,把这些渴望回馈家乡的乡贤们组织起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叶归根,凤还巢。总有一种情愫,吸引着各类人才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如何进一步让乡贤力量留得住、发挥得好,考验着各级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期待大桥乡贤文化烟火更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蚂蚁全媒体中心 | 关于我们 | 寻求报道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如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联系微信:cnmy2021 

Copyright © 2021 魅城网(魅力城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1013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