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尖扎:村里架起“致富桥” 村民日子富起来

中新网西宁11月2日电 题:青海尖扎:村里架起“致富桥”村民日子富起来
作者 王星宇 全丹旭 李江宁
“以前村里没有桥,每天去田里劳作费时费力,现在有了桥真是方便太多了,这还多亏了李书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巴昂村格日社村民才让说起村里新建的桥,笑得合不拢嘴。
尖巴昂村是一个纯藏族群众世代居住、文化底蕴深厚的老村落。格日社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然而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耕地均在该村社的河对面,蹚河很可能遇到危险,绕路又浪费了珍贵的农时,甚至几年前突发的洪水冲走牛羊,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021年8月,国网黄化供电公司员工李玉栋被选派到尖巴昂村担任驻村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李玉栋积极向上级政府反映,经过两个多月的多方协调与努力,最终修建桥梁的事于今年5月得以落实,并于7月开工,10月顺利建成。
桥梁的建成让村里上上下下激动不已,当天已有不少农户开着自家农用车辆前往河岸对面的农田进行劳作。
“这座桥是格日社村民生产生活的唯一通道,桥梁的建成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村民的生产经营。”李玉栋说,小小的桥梁对格日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真正意义上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驻村以来,李玉栋不仅用心用情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还因地制宜,积极谋划发展富民产业。尖巴昂村地处黄河谷地,海拔1900多米,非常适合苹果、西梅等的生长,但村民普遍缺乏专业种植技术。村里的苹果园建于2017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因缺乏管护技术,苹果树病死率较高。
李玉栋摸清情况后,决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改造苹果园,打造村级产业,带领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在尖扎县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李玉栋和村民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探讨后,形成以“专业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后续发展的思路。
经过几个月的多方努力协调,今年3月份,结合尖扎县国土绿化万人植树造林的契机,尖巴昂村建成了300多亩的杏子、西梅种植园,还将原来的苹果园进行升级改造,栽种了近20亩的樱桃。
“我相信村里不久后将是一片美丽富饶之地,各类水果源源不断供向市场,村里的果园将引来大批游客来观光体验。”李玉栋信心十足地说。(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