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康养”产业化|甘肃碌曲:千年传承“藏”妙招,卓玛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中新网甘肃甘南11月3日电 (史静静 刘潇)11月初,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医院,藏医外治疗法室内酥油和藏药混合的气味缭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甘南藏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索南旺杰,正在给年轻医生指导藏医特色“霍尔麦”疗法。

62岁的卓玛做完治疗后说,“最近休息不好,慕名来到藏医院,温灸了6次,现在晚上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霍尔麦’疗法是将不同的藏药材弄碎后包于纱布中,并将其在酥油中煮热后温敷于穴位的一种外治方法,有镇静催眠之效。”从医近40余年的索南旺杰谈起藏医药,自豪感溢于言表。
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碌曲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人口3万余人,其中藏族占80%以上。碌曲县藏医院以藏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为目的,多年来,先后研制肝胆病、胃病、风湿病等专科方剂50多种,生产藏药制剂品种198种,在保障藏族民众健康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藏医药保护发展任重道远,人才培养是传承关键。

随着2008年甘南藏医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碌曲县藏医院成为“甘南藏医药”唯一保护单位。该院通过建设藏医药文化,传承名老藏医学术成就整理和总结、名贵藏药材炮制工艺传承,开展藏医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求藏医药人才全面发展。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数名。
此外,该院依托“碌曲县藏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基层藏医外治特色疗法”培训班、“基层藏医药人才”培训班、“仁欠佐太”培训班,积极推进藏医药学传承创新。
在碌曲县藏医院新建的非遗展厅内,还陈列藏药标本、藏成药、藏医外治器械、四部医典系列唐卡、天文历算、藏医壁画彩绘等展品,不断向世人展示藏医药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院内通过传承下来的‘霍尔麦’等12种藏医特色疗法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很好运用。”碌曲县藏医院院长看照加说,去年门诊诊疗4万多人次,医疗服务辐射甘南玛曲县、夏河县以及四川若尔盖县等周边农牧民。
看照加说,该院实行住院病人“先看病后缴费”“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目前,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方式,医疗保障逐步完善,有效减轻患病就医负担。

与此同时,碌曲县将藏医药作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全面继承、挖掘、创新、发展藏医药文化潜力。
碌曲县委书记扎西才让表示,藏医药有独特的治疗方式和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将守正创新擦亮碌曲藏医药“特色名片”,让更多人感受藏医药独特文化魅力。下一步,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健全完善产业链条,通过藏医药与康养旅游组合,开发藏医养生保健、藏药保健品等产品,碌曲“藏医药+康养”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使藏医药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相隔2700多公里的晋疆两地深度交流|山西教育援疆记:一堂梦想课、一颗感恩糖
- 助力中餐繁荣漂“扬”过海 2023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开幕
- 确诊只是起点 而不是终点|成年后主动求医并确诊ADHD,为何让他们如释重负
- 实现便捷高效理赔|织密“第六险”保障网 减轻重度失能者家庭经济负担
- 减肥不自律可能受脑细胞影响|持续高热量饮食会为减肥设置障碍
- 停业前几天变更法人|健身房停业毫无征兆 刚办的卡就要打水漂?
- 评选结果无效|有奖征文23篇获奖作品12篇为同一作者?当地回应
- 知名作家苗勇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的作品《梦回东坡》
- 情牵特教三十载:做一束光 照亮“折翼天使”的未来
- 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安吉:绿水青山入市“变现” 生态保护惠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