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互联网医院专家提醒:甜食吃不对会加重精神疾病
本网讯 元宵节刚过,肯定很多人大快朵颐享受了各种口味的元宵或汤圆了,毕竟对于这种“甜食”大部分人是没有抵抗力的。
但无论是汤圆或是元宵主料均为糯米,糯米的升糖指数(GI)为98,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且明显高于普通大米。而各种馅料(如豆沙、黑芝麻、果仁等)的调制也是以高糖、高脂为主。所以在满足味蕾需求的同时,我们也吃进了超量的糖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过多甜食会不会加重患精神疾病风险呢?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的专家讲解道,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日常甜食的食用量是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2倍多,且精神症状越严重的患者,其甜食的食用量就越多。
另外,挪威的一项试验结果显示,喝含糖饮料较多的青少年,容易受到精神困扰,且出现多动症和行为障碍的比例也较高。
通过数据来看,在日常生活中,信奉“吃甜食可促进脑内多巴胺分泌,让心情瞬间变好”的人不在少数。不开心时选择吃块巧克力或喝杯奶茶,来缓解消极的情绪是否可行呢?
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有2万受试者参与的研究的结果,表明糖的摄入量排在前1/3的人在5年后发生常见心理障碍的风险增加了23%。另外,试验结果也证实了长期摄入糖,不但对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而且糖摄入量较高可能导致抑郁发生或复发。
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的一项跟踪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吃甜食(如蛋糕、曲奇饼干、巧克力、冰淇淋等)较多的人,抑郁风险上升。与吃甜食最少的一组相比,吃甜食最多的一组抑郁风险增加1.78倍,且二者关系十分显著。另外,研究发现每天喝太多甜饮料的人,罹患抑郁风险会相应上升。
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关于过量摄入糖分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高蔗糖饮食能够损伤脑血管,使得脑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下降,引起脑功能异常,最终出现精神症状。
根据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总爱吃甜食,过多摄入糖分,可能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所以,好心情互联网医院专家呼吁大家减少糖分的摄入尤为必要。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