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
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专题研讨会圆满举行
2023年11月25日,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专题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住友苑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劳动关系创新中心承办,《民主法制建设》杂志社、《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政策创新研究中心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100余位理论与实务同仁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研究会理事会会议及获奖论文宣读并颁奖、主题演讲、专题研讨、闭幕式五个环节。
开幕式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邓君韬主持。开幕式上,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桂富强,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郑尚元,四川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郭彦分别致辞。
桂富强副校长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桂富强副校长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的校史文化、学科特色和创新平台。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以来,谨循“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校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国家金融、经济、管理、法律等部门高水平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桂富强副校长表示,四川地域广阔、省情复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的工作十分必要、大有可为。相信在章群会长带领下、广大会员共同奋斗下,能够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西南财经大学将以研究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常态化的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为契机,充分发挥研究优势与智库作用,团结广大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领域理论研究者、教学及实务工作者,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研究会工作新局面。
郑尚元教授代表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祝贺本次年会与专题研讨会如期举行。郑尚元教授表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深化了对社会保障的规律性认识。党的二十大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社会保障更加重大的责任与使命。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今年年会主题契合时代需要,立足人民期待,意义重大。
郑尚元教授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织部分,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劳动法在立法、执法、司法、法治宣传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保障法治实践与法治研究相对薄弱。相信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在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法学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章群会长的带领下,必将为引领和繁荣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彦副会长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通过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的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牢牢守护着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
郭彦副会长肯定了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在章群会长带领下,在全体会员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多次被评为“法学研究工作先进集体”并做经验介绍交流,擦亮了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品牌。本次年会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民生,直面当前基层治理中关乎社会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劳动社会保障法治发展”为主题,围绕《劳动法典》编纂与劳动法律体系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法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讨论,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彦副会长强调,研究会要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广大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同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聚焦主责主业,弘扬科学精神,合力推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领域基础性问题研究,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中国大地上;要服务国家大局,开创工作新局面,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保就业、健社保、强培训、促和谐,将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集合起来,将扩大覆盖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将健全体系架构与搞好制度衔接结合起来,发挥劳动保障整体职能,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服务企业发展并重,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继续推进劳动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搭建交流平台,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在基层落地落实发力出招,积极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与公司、律所、人社、工会、劳动者等加强互动联系,真正让法律在实践中彰显生命的张力。
2023年理事会会议及获奖论文宣读并颁奖环节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蓓主持。
理事会会议上,章群会长作《善思笃行 踔厉奋发 推进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四川实践》主题报告,回顾研究会2023年工作成效,讲述2024年工作展望。章群会长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需要着眼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章群会长总结,过去一年,研究会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系列全会精神和省委政法委决策部署及四川省法学会工作要求,坚定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政治思想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法治保障、“全龄友好包容社会”的社会法构造、乡村共同富裕的就业创业实践与制度保障、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学术交流,为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服务立法与政策制定和完善,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服务“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建设,扎实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社会实践,有效服务法治国家、法治四川建设。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加强跨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跨地域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学科发展,持续厚植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人才根基。
章群会长表示,2024年,研究会将继续秉持“理论研究、助力政府、赋能企业、普惠大众、培育人才”的办会宗旨,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色与本质要求,系统化开展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理论研究。
第二,聚焦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优化人口发展、健康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就业优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回应人口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时代需要,持续探索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行动方案。
第三,在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研究会组织和能力建设。凝聚协同创新团队精神,打造学术传帮带平台,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人才;坚持与时代共振,探索品牌化项目,高质量举办跨学科、跨院校、跨区域、跨部门论坛、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争取形成更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创新性、可推广性成果,发挥研究会在推进中国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人才储备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理事会会议上,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届中改选。到场理事会成员举手选举上海格联(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姚文军律师担任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秘书长。
王蓓副会长代表研究会宣读本次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据悉,本次会议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涵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政府及司法实务等部门单位的作者投稿。组委会围绕年会主题、问题意识、选题创新、文献综述、学术规范、论证逻辑等分项指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5名。
主题演讲环节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邓君韬主持。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郑尚元作《社会养老服务法制建构》主题演讲。郑尚元教授首先讲解了社会保障法的基本体系,交流了征地补偿等社会补偿法制领域新问题。郑尚元教授认为,社会养老服务属于社会促进环节,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是一项多元、复杂问题,主张从传统民事法律关系的养老服务逐渐过渡到行政给付性的基本养老服务。郑尚元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传统社会中“四世同堂”养老保障典范和现代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少子化与传统伺候型养老的困局,机构养老、长期照护保险的原理与功能,强调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需要法律定型,推动养老服务法治化进程。
四川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行政复议与应诉三处处长王晓林作《树立司法大众化理念 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主题演讲。王晓林处长交流了“树立司法大众化理念”的提出背景,认为“法治和法学研究应当扎根于生活”,在坚持司法职业化基本标准、遵循司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坚持司法工作的群众路线,保障民众知晓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司法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归依,积极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实现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肖潇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主题演讲。肖潇副处长从综合协调、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三个方面介绍了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情况,从“用工性质难以界定”“政府监管难以到位”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从“抓好现行政策落地落实”“抓好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抓好综合监管协同治理”三个方面交流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张巧玲作《成都市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改革的生动实践》主题演讲。张巧玲处长解析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问题,梳理了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背景,认为基层社会救助服务专业能力是改革重点,包括经办服务、需求分析研判、服务递送三个方面,并从“创新多圈层分类方法”“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两个方面透视社会救助工作的成都实践,讲述成都社会救助在人群分层救助、对象分级管理、需求分类回应上的改革创新特点,该成果入选2023年中组部“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文化·社会篇)》”。
成都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钟强作《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成都实践》主题演讲。钟强副院长从案件受理数量、案件结案方式、案件仲裁请求、主体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成都劳动争议处置情况和特点,介绍了成都劳动争议处置工作探索和实践,包括顺应新就业形态,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元联动处置,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合法权益,发挥仲裁裁决价值导向促进法治发展。
《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总编辑何健作《发挥专业化媒体在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主题演讲。何健总编辑介绍了《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的办刊定位、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宣传方面的工作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认为媒体在推进法治宣传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示杂志社将继续关注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与政策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等重要议题,不断挖掘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热点话题,深入调研,开展独家报道和深度分析,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广度、有价值的内容;积极拥抱变革,适应新传播方式,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内容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打造一个多元化、专业化媒体平台。
法学博士袁佰武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主题演讲。袁佰武博士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依法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作用、法治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认为应当着眼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充分发挥法治的功能促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悦蘅担任专题研讨第一单元主持人兼与谈人。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葛家欣作《雇主间“禁止偷猎”协议的法律规制》专题报告。葛家欣老师认为,现行契约自由认定规制模式和劳动法规制模式在规制雇主间“禁止偷猎”协议方面均存在不足。反垄断法规制模式具备现实和理论基础。反垄断法视野下,需要基于不同行为类型考量行为的反竞争效果,明确雇主和劳动者在反垄断法中的主体资格,将雇主间“禁止偷猎”协议纳入垄断协议的规制范围,并实现与劳动法规制的协调配合。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何姝萱作《过错解雇判定要件的反思与重构》专题报告。何姝萱同学认为,过错解雇劳动争议案件面临着解雇事由不周延、度量标准不一、主观要素考量混乱以及解雇程序审查形式化的裁判困境,基于对过错解雇的理论反思和行为逻辑的结构剖析,提出过错解雇的判定应当考察四个要件:一是劳动者实施了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或者其他应当被解除的行为;二是劳动者不当行为导致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双方信任关系破裂;三是劳动者不当行为存在故意或过失,用人单位解雇行为则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四是用人单位履行了正当解雇程序,保障了劳动者的知情权和申辩权。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贺玲担任专题研讨第二单元主持人兼与谈人。
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曾新宇作《个人求助与现代慈善——兼对<慈善法(修正草案)>的思考》专题报告。曾新宇同学结合最新《慈善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个人求助”的规定,辨析了“个人求助”与“慈善”的概念共性与区别,分析了个人求助的主体资格、义务内容和法律责任,并提出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俊雄作《<劳动法典>编纂中二倍工资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专题报告。张俊雄同学认为,二倍工资制度是《劳动合同法》中适用频率较高的制度之一,《劳动法典》编纂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当前二倍工资制度运行存在如放弃二倍工资协议的效力认定、二倍工资责任的时间界限和计算基数以及劳动者行使二倍工资请求权仲裁时效的起算等问题。二倍工资条款兼具私法性和强制性。《劳动法典》的编纂对二倍工资制度完善提出了体系性和平衡性要求,应确认放弃二倍工资请求权的协议无效,明确劳动者行使二倍工资请求权的一次性效力,并将二倍工资责任范围限于劳动者的不安期、计算基数确定为基本工资,还要明确二倍工资请求权的仲裁时效从债务总量确定后起算,如此,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二倍工资制度效用,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静担任专题研讨第三单元主持人兼与谈人。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法官助理郗伟作《“大数据”裹挟背景下新型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专题报告。郗伟法官助理提出,伴随着就业形态多样化与劳动关系复杂化,新型就业模式下网约工群体庞大,平台企业异军突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业过程中面临被平台“大数据”裹挟、劳动关系形态被平台异化等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在平台公司占据主导权背景下缺乏议价能力,难以抵抗“大数据”背景下平台权利的滥用;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组建成立行业工会,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机制,维护新型就业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宗儒作《浅析工伤保险不予报销部分医疗费的承担》专题报告。李宗儒律师提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超出工伤保险基金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的承担主体,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于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的医疗费的裁判观点不统一;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应当明确规定工伤自费医疗费承担规则,建议在用人单位已经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情形下,自费医疗费由劳动者承担,或者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承担。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文睿担任专题研讨第四单元主持人兼与谈人。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杜正琨作《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公司法>修改为视角》专题报告。杜正琨同学认为,《公司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强化了公司民主管理制度,细化了公司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有助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四川省社科院硕士研究生童欣作《远程劳动工作时间制度探究》专题报告。童欣同学认为,信息化时代催生了远程劳动形式,远程劳动者与雇主提供的工作地点发生分离、工作时间难以认定,有必要调适劳动法规范中的工作时间制度;以定额劳动任务为标准的不定时工作制更契合远程劳动灵活性特征,对其进行细化规定,能够更好地发挥远程劳动形式的生命力。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伦刚作会议总结。王伦刚副会长表示,开放和平等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特点,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多、效果好,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平等交流、共同探讨,一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中国民生经济网)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