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生态小公民”共护长江美

中新网宜昌3月27日电 (记者 董晓斌 梁婷)碧绿的草地里,16名“生态小公民”手持画笔,在濒临长江的江豚广场画下心中最美的江豚,呼吁市民呵护长江。
3月26日至30日,2023全国媒体航拍大师三峡行暨航拍大师邀请赛在湖北宜昌举行。其间,伍家岗区杨岔路小学16名学生的这一公益行动,成为宜昌守护“绿水青山”的见证。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处,是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主动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积极推动湖北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与此同时,宜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让生态环保知识进课程、进校园、进家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全方位营造生态育人环境,把生态环保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

2018年,宜昌市教育局联合环保、规划、农业、水利水电等16个部门,组织编写了《生态小公民》系列读本,创造性构建宜昌特色的生态读本内容体系,并持续推动“生态小公民”教育读本进课堂。
如今,宜昌40万余中小学生都已是“生态小公民”,越来越多的市民也成了“生态好公民”,涌现出“三峡蚁工”“稻草圈圈”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环保公益组织,自发参与守护长江生态。

“宜昌良好的生态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加航拍大师三峡行的中国日报美术编辑李晋说,他感受到生态环保理念已成为宜昌市民的一种自觉。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浸润”下,宜昌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数据显示,长江宜昌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江豚在长江宜昌段的种群数量也由2015年的5头增加到23头。
宜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继续引导青少年学生胸怀“绿水青山”,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的各环节和各领域,努力增强全市中小学生“争做长江小卫士、共同缔造新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