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邻居”刷屏,邻里共同体传递抗疫信心
近日,一些网友遭遇防疫药品暂时短缺,邻里间开启了自发的“无接触式”向邻居提供药品等必需物资的行动。据新京报报道,连日来,北京市东城区多个社区的居民微信群活跃了起来,居民自发提出共享防疫物资、拼购生活必需品、分享健康知识、为困难老人服务等倡议,邻里互助的暖心场景接连上演,街坊四邻的距离和感情也被不断拉近。
邻居互助“投喂”,这个在当下社会已不常见的现象“重出江湖”,也暗含着个体化生活状态中的人正在重回邻里共同体。
不可否认,在过往的城市化过程中,邻里关系普遍趋于淡漠。从前亲密的邻里关系中,邻里间所能提供的帮助也被市场化服务替代。
但是疫情改变了这一状态,尤其是近期防疫政策调整以后,不少人出现发烧等症状,这也导致快递、外卖等运力不足,药品断货,抗原脱销等。不少居民一时无法解决问题,原本借助市场服务良好运转的“个体生活”也难以为继。
此时,不少居民间曾经被忽视的邻里关系发挥了作用。据报道,北京赵堂子胡同12号院的居民已经开展了30余次药品物资互助,有20多个家庭得到了来自邻居的爱心帮助;北京市丰台区西马小区社区微信群也格外活跃,群内每天都有居民发出互帮互助的温暖发言。
有药的匀药,有物资的给物资,甚至还有给阳性独居邻居送饭三天的硬核照料。疫情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模式,市场化服务被短暂停滞了,但同时,社区、邻里却在面对广泛的冲击时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跨过出门“对面不相识”的陌生关系,邻里之间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以近乎纯粹利他的互帮互助,构建起对抗病毒的物资屏障,也形成了传递抗疫信心与人情温暖的情感支持。在求助与帮助之中,“你”与“我”的界限被打破,邻里共同体的概念形成了。
□陈亦菲(学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