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洞怎么就成了网红景点?
今年夏天炎热,部分社交媒体的博主们致力于寻找各种“看起来很美”的小众避暑胜地。随着彭州龙漕沟山洪事故的发生,那些未经开发而被推荐的“野生景点”也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近日,不少人发现在某些社交平台搜索“矿坑避暑”,就能看到博主们安利的各地矿坑。尤其是杭州一处在建德与桐庐交界的“矿洞”,频频被网红博主们推荐。但从相关报道看,该“矿洞”位于建德钦堂乡谢田村,属于未开发的天然溶洞,并非网传的“矿洞”。
目前,当地工作人员已经将5个矿洞的洞口全部封死。此前,网上推荐较多的1号矿洞原本是有铁门的,但有游客为了进入洞口,已经将铁门扒开。
对美景的追逐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也因此,社交平台中对旅行、探险胜地的推荐也格外有市场。这本是一个你情我愿、互动交流的良性过程,但许是出于追求刺激的心态,许是为了获得更多目光与关注,不少人开始推荐未经过开发、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地点。
这样的一个个“景点”火了,不能忽略背后平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第一次进废弃矿洞是种什么体验”等词条出现在平台首页,很难说不是其推荐机制在起作用。而这当中,平台又尽到了几分审核责任?
当然,不只平台,游客也有着很大的责任。种种不假思索、不做勘探与攻略的“探险”,不仅会给当地工作人员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也会危及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其实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关注到游客对于“小众”“探险”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步开发了相关景点。比如,这些年杭州一批“网红矿洞”出圈,它们有的已经开发,配备了游乐设施,可以满足游客需求。
因此,面临已经发生过的悲剧和潜在的风险,无论是游客还是平台,都不能再假装看不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理性“打卡”,才能让一切不止“看起来很美”。
□新京报评论员 刘昀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