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志愿精神丰厚的“双奥之城”,北京如何调动志愿者参与全民抗疫?
半月谈评论员:田晨旭
上班时间逛超市,“不务正业”的朝阳青年志愿者担负起汇总商超菜市场缺货信息的任务;党员在社区“双报到”,北工大教授陈锋等志愿者在‘牵家’志愿服务队中与社区工作者并肩战“疫”;主动成立流动医疗服务队,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打通了临时管控区居民问诊“最后一公里”……在点赞与叫好声中,无数志愿者出现在北京本轮疫情下的城市治理“神经末梢”,为战胜疫情点亮“凡人微光”。
志愿者们来自五湖四海,身处各行各业,却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疫情面前同向而行,各司其职,构筑着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以众人之力托举起城市前行,成为疫情防控中一股温暖的力量。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本轮疫情来袭时,北京运用“双报到”机制,倡导在职党员回社区(村)报到,带头下沉充实一线防控志愿力量;“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石景山老街坊”等普通群众继续发挥主人翁意识,组成了北京疫情防控的生力军。志愿精神是“双奥之城”北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感染着人民群众、温暖着城市,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社会治理的人民力量,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充分发挥志愿精神,首要的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夯实群众基础,激励并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如同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之胜,各级党委政府唯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真正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将千家万户拧成一股绳,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志愿精神,还需构筑起健全的体制机制。志愿服务是人民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好办法,应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在发动更多人参与的同时,着力解决少数“吃空饷”“管理混乱”等问题,切实保障志愿者利益,维护志愿服务秩序,引导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志愿者陈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邻里守望相助,大伙团结一心,咱们就一定能战胜疫情!”为疫情防控助力、为城市文明筑魂,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志愿服务将大有可为。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当下,我们期待更多人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