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严厉打击“饭圈”诈骗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在校大学生张凡(化名)等3人购买使用明星真实名字作为昵称、明星本人照片作为头像的QQ号,组织多个“明星粉丝QQ群”,以给明星投票的名义骗取多名未成年人钱款。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的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之一。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呈多发态势。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4万人,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在10件典型案例中,5件属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件属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样态。
“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谈及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该负责人指出,在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刘某峰等37人诈骗案的犯罪分子以组建网络游戏情侣为名,引诱玩家高额充值,以此骗取钱款,是一种新型的“游戏托”诈骗方式。此外,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物料”。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电信部门代理商和劳务公司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工作便利,非法采集务工人员身份证、人脸识别信息激活手机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该负责人介绍,犯罪分子或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以此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是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实施精准诈骗。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饭圈”经济的助推下,集资为明星投票打榜、购买明星代言产品成为热潮,不少未成年人沉溺于此。一些犯罪分子盯住未成年人社会经验少、防范意识差、盲目追星等弱点,以助明星消费为幌子实施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不仅给未成年人家庭造成经济损失,也使未成年人产生心理阴影。
据了解,检察机关将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特殊保护,坚持惩防结合,结合司法办案,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饭圈”文化影响,理性对待明星打赏活动,切实增强网络防范意识,防止被诱导参加所谓的应援集资,落入诈骗陷阱。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