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今日焦点 >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无障碍环境建设呼唤立法

时间:2022-03-16 18: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记者 吴晓东

44小时内,3个冬奥村完成了向冬残奥村的转换。无障碍设施的增设是冬奥村“变身”为冬残奥村的关键,充分彰显了东道主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

  而日常生活中,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不足、发展不平衡、设施不合标准、工程质量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并面临多项挑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介绍,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广泛实践,无障碍理念不断普及、内涵持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人民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无障碍环境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吕世明领衔提出了关于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

  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年历程。从1989年第一部无障碍环境建设设计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颁布实施开始,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覆盖率稳步提升。2021年12月30日发布的《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村(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显著特点是从无障碍设施建设拓展到无障碍环境全面发展,从公共领域延伸到残疾人、老年人家庭,从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扩展到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从残疾人的特需和特惠转变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刚需和普惠,从积极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到积极融入并有力支撑了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在吕世明看来,我国现有法律中,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规定零散、碎片化、不系统,“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近10年来,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经具备广泛的实践基础和的坚实的立法基础”。

  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为65万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在全国推广应用无障碍化客运车辆。全面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2021年,中国残联配合工信部组织227家网站和App完成信息无障碍改造;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加强学校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支持服务。

  目前,我国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2.67亿人,残疾人数量超过8500万,如果再包括孕妇、婴幼儿和病患群体,潜在障碍人群数量更大。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残疾老龄化和老龄残疾化现象将更加明显,无障碍环境的刚需群体将持续增加。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等一系列目标措施,《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提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要求。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数字中国、老龄工作、信息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相关规划中。

  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一张更加清晰的“蓝图”已经摆在中国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桌面上:持续转化冬残奥会产生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在《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政策和标准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水平,为110万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大力发展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快建设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人文美好的无障碍环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蚂蚁全媒体中心 | 关于我们 | 寻求报道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如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联系微信:cnmy2021 

Copyright © 2021 魅城网(魅力城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1013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