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资讯 > 今日焦点 >

四川峨边:党建引领“五向发力” 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时间:2022-02-09 22:32 来源:未知 作者:蚂蚁传媒

四川峨边:党建引领“五向发力” 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对标落实组织工作“十大行动”,以“12355”工作思路为统揽,“五向发力” 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辑者。峨边彝族自治县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已摘帽贫困县先进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

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动力引擎,推广“德古工作法+亲情工作法+积分超市”治理模式,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乡村振兴》《四川改革动态》等刊载,县委组织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

聚焦建党百年  浸润初心使命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

党史学习教育凝神聚魂。创新黄桷树下说党史、火塘边话党史、笋山上讲党课等特色载体开展宣讲。2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纵深推动党史巡回指导,156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层分类考察调研,领悟百年光辉党史,8000余名党员全覆盖参与。

黄桷树下说党史

“组工学堂”凝心聚力。采取“领导带头、干部参与、轮流上台”方式,稳步提升组工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工作能力,齐心协力筑牢“一盘棋”思想。

“三大培训”凝思聚智。实施干部、专技人才、新时代职业农民“三大培训”,举办年轻干部铸魂工程、旅游人才、国土空间规划等主体班次、专业班次17期,开设乡镇基础班、部门行业班、县级精品班72期。

聚焦基层基础  夯实战斗堡垒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县乡村换届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全县99个村(社区)“两委”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实现学历、年龄、结构全面优化,高质量完成县党代会、县人代会、县政协会“三会”换届选举。

驻村轮换有力有序。推动驻村帮扶工作组织领导、责任压实、力量保障、培训指导“四个到位”,选派263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扎根彝区一线,接续奋斗乡村振兴。

星星村第一书记网络直播带货

民生问题用心用情。聚焦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综合运用民心驿站、心连心服务中心、党建月会等方式,收集解决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1000余个,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干部人才  稳步提质增效  实施“活力增效”工程

选优配强激励干部。精准绘制科级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实绩、群众、经历”五张“画”像,突出脱贫攻坚、挂图作战、改革发展、安全稳定“四个一线”提拔重用干部41名。

做优做强人才队伍。统筹利用人才专编,采用“招录+定向+聘用”形式,吸纳引进人才128人,助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全县人才队伍“一池活水”。

聚焦聚力关心关爱。制定《关于切实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身心健康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关心激励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系列关心关爱文件,设立困难党员干部关爱资金,建立干部心理咨询服务机制,在春节、七一、彝历新年等时间节点,开展慰问走访和表彰活动。

“七一”表彰“两优一先”和老干部

聚焦党建领航 打造示范标杆  实施“振兴示范”工程

彝区品牌初见成效。深化拓展“德古工作法”“亲情工作法”“积分超市”基层治理品牌,激发群众“向上、向好、向善”价值取向。

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以“1+27+1”系列方案统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全域统筹科学划定镇级片区4个、村级片区25个,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积分超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聚焦基层治理  打造彝区品牌  实施“服务提质”工程

“红色引擎”增添动力。全县395个党组织、9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2104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抓实抓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森林防灭火等重点工作,鲜红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志愿者开展服务

“三个一批”树立标杆。在全县91个村实施示范带动、规范提升、帮带促进“三个一批”创建行动,分东西南北中,建成30个党建示范点,铜河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乡风文明名村,茗新村被评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星星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草坪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杨祎)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蚂蚁全媒体中心 | 关于我们 | 寻求报道 | 商业合作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如有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联系微信:cnmy2021 

Copyright © 2021 魅城网(魅力城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1013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