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拍写真问题多?江苏省消保委:用标准规范服装卫生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景区游客照并非新鲜事物,随着消费品质化、手机单反化、社交朋友圈化,在风景秀丽的边陲小城或是文化积淀的千年古都,景区写真也在悄然更新迭代。
在旅途中换个身份过把瘾,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好梦一日游”。景区游客照效率高、成本低,已经成为年轻人走出现实、购买快乐的一种形式。然而,这类开在景区的小门面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各种问题。
售后困难。店铺仅换装、造型价格从99元到399元不等,加上摄影、修片等服务,价格可达千元。囿于游客只会短暂停留,即使对照片不满意也很难要求重拍。如果修片未达理想效果,几次沟通后,商家可能直接失联,消费者跨地域维权非常困难。
卫生安全令人担忧。有网友评论称,景区的衣服“从来不洗”“知道的都不会去穿”。另外,此类店铺多使用发胶黏贴脸上的装饰亮片,发胶成分是否适用于脸部皮肤使人生疑。
同质化严重。除了千人一面、定点拍照,这些店铺的经营项目甚至已经打破了地域限制,不再以当地民俗文化为限,演变成“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是公主就好”。有人在东北林海雪原拍摄藏族写真,在苏杭的小桥流水人家,也能看见热辣的哈尼族宝贝。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拍摄景区写真的初衷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这些精美的照片集景观、民俗、风情于一体,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当地的旅游宣传画报。事实上,部分凭借景区写真火起来的城市,由于先天不足或者景点老旧,其传统旅游项目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正是搭乘着人文旅游的东风,才再度成为“网红”。拍一套旅游写真,甚至成为当地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如果景区店铺割裂了地域与写真的强关联,自愿去个性化,抱着“一次性生意”的观念,对游客肆意加价、怂恿加片,却不提供等值服务,会摧毁一个店铺、一种旅游项目,甚至一座城市的口碑。江苏省消保委表示,需要以标准化规范服装卫生、化妆品安全、合同规范、收费等,以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服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