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长三角物流骤增 服装收货、数码品出货最热
中新社南京11月9日电 (记者 朱晓颖)“双十一”大促正在进行。中新社记者经多方采访获知,今年“双十一”期间,长三角快递包裹主要在“包邮区”内部流动,同时往北方地区的发件量上升。苏浙沪成服装、饰品收货重地,同时是数码产品的出货大户。
据江苏省邮政管理局预估,11月1日至16日,该省快递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6.5亿件,同比增长2.9%;预计同期投递量将达5.8亿件,同比增长4.5%;该省30多万名快递员将投入其中。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统计,11月1日至6日,该公司完成的快递包裹业务量居全国邮政系统第二,业务增速为全国邮政系统第三。
“江苏邮件出口方向以苏浙皖为主,占比达30%,向黑龙江等北方地区发件量有所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广东、河南等地区的发件量下降明显。”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南京为例,‘双十一’快件流入量比流出量高出一倍多,是个包裹‘净流入’城市,物流方向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社记者。
快递包裹的“内容”和动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地经济特色和民众消费偏好。
智慧物流平台满帮集团统计,今年“双十一”预售期,全国各地服装、饰品流入长三角,长三角的数码电子产品流向全国。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南的快递类发货量在全国榜上有名。上海超越苏州,稳坐发货大城市头把“交椅”。
快递类货物的热门运输线路也发生了变化。满帮大数据显示,预售期间,快递类订单量最热线路不仅集中在长三角半径内,与华南、东北地区的物流联动也在加深。
从快递数量看,今年“双十一”,民众“买买买”的冲动有所克制,下手更为冷静,消费趋于理性。由于预售机制,“双十一”购物周期被拉长,消费者对快递效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物流业的收派件、中转、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弹性能力提出了考验。(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度排行
推荐
- 有参与者被发现骚扰女性|“盲盒社交”悄然兴起,它哪点吸引了年轻人?
- 赋予“自我教育”生命力|校史剧走红的背后:年轻人正在寻找新的精神偶像
- “沉睡老屋”蜕变成“网红打卡点”|湖南怀化鹤城唤醒乡村“沉睡老屋”撬动振兴活力
- 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漫画家李昆武:让海外民众找到了解中国的部分答案
- “热爱篇”细节惊喜不断|飞驰人生IP有了首个衍生剧
- 名场面被津津乐道|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网上结识的“高富帅”不可靠|女子征婚被缅北“高富帅”骗1440万元
- 千万元矿产被盗采|正规洗煤公司竟干起了“偷煤生意”
- 假冒央企缘何屡禁不止|“高仿”央企局中局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舆情分析报告:三亚返程机票太贵、包车被勒索等热点事件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