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骆驼客民俗|古丝路贸易繁荣的活态传承
时间:2024-07-20 23:40
来源:西北建设杂志社
作者:蚂蚁传媒
骆驼客是指在沙漠拉骆驼的人,民勤民间称之为“驼户”,或叫“驼把式”。骆驼客以放牧骆驼、拉骆驼运输为生。五十峰以上的骆驼运输称之为“驼队”。经营驼运物资进行商品交易者称之为“驼商”。
民勤的驼户、驼队、驼商历史悠久,在西北久负盛名。2011年3月,民勤骆驼客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2017年,民勤驼队传说、驼夫号子也被列入第四批省非遗名录,由此形成在了甘肃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民勤骆驼客文化。
(1)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诗人张籍的这首《凉州词》生动地描绘了丝路贸易在河西走廊段的繁忙景象,谁能想到,在今天民勤境内仍能看到骆驼客的活态传承。
记者一行前往位于临泽县北部板桥镇的羊台山,这座山处于大漠的腹地,仍然可以看到驼队出没。
一路上领略过了板桥镇、鸭暖乡的绿树流水,我们驱车北转,逐渐驶离绿洲,眼前渐渐变得一片荒芜,只有零星的骆驼刺还在戈壁滩上顽强地生长。
从这一刻起,车便在茫茫戈壁沿着别人留下的车辙印前行,一路上只有飘舞的芨芨草和坚硬的骆驼刺和我们为伴。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土丘,越过一道又一道的土坎,直到最后,一座顶部平坦如砥的山没有一点儿预兆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眼前的山,越来越近。骆驼刺也越来越密,逐渐成了戈壁草场。最终,在路的尽头,我们也到了羊台山的脚下。戈壁下午的阳光射在羊台山上,一片黄灿灿,伴着若隐若现的彩色条纹。
沿途的骆驼群渐渐多了起来,有牧人赶着驼队也往羊台山行进,一问,原来羊台山下有一眼不竭的水井,山脚的这片不大的绿地就是它滋养出来的。
在羊台山下可以看到骆驼客的“窝铺”——土坯而制,木栅栏围着一个个院子,只是房门紧锁,不知道牧驼人还在哪里跋涉?
(2)
在旧时,沙漠戈壁的驼道上这样的窝铺很多,所谓“窝铺”就是缺乏生活来源的人家在有水源的地方搭建的简单房屋,用来为过往的驼客脚夫提供人畜饮水。商旅在窝铺上饮牲口、放牲口,生火做饭。
驼队的行程安排是由水源的远近所决定的,沙漠中一个站点到另外一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5公里左右。
以民勤城到新疆哈密的驼道为例,沿途分布着站点,站点之间相隔20到40公里不等。路上要经过三片戈壁滩,赶不到这些站点,或者迷失了方向,驼队就只能露宿野外。其实,幕天席地,恰是骆驼客们的生活常态。
羊台山所在的这片地域原本就是昭武故地。传说也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临泽地方志对于“羊台斜照”的描绘是:“仗节牧羝,贤哉苏武,落日荒山,此台终古。”
苏武在此牧羊只是传说,但牧驼人的生活,却真真切切地在羊台山脚下一幕幕地上演。
他们世世代代放牧于此,背靠羊台山,与驼群为伴……
为什么在民勤,骆驼客的身影不绝于史书?
原因是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
民勤牧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史有汉马唐驼之说,清代著名文史学家张澍的《橐驼曲》就幽默述说了民勤人养驼的这种情况:“西番异畜说橐驼,不读班书费揣摩。怪状奇形君莫笑,麒麟哪肯把人驼。”
(3)
明清时期,民勤驼队运输业发展到了顶峰,朝廷鼓励养驼。特别是清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驼队,开办茶社,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诰封其后人马香亭为“资政大夫”。
民国时期的驼队
在民国时期,驼队的发展也颇为兴盛,民间组织的驼羊会,每年在苏武庙举办赛驼活动,盛况空前。民勤驼队走南闯北,驼道四通八达,境内男丁大都跟随驼队走货,以此为业,成为骆驼客。
50只以上的骆驼运输就可称为“驼队”。经营驼运物资进行商品交易者称为“驼商”。在6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民勤骆驼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可以数千里跋涉,人员不累不困,骆驼不塌膘不疲乏,这也是民勤驼队走遍天下的根本原因。民勤骆驼客兴盛高峰期时,驼户有3000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10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
民勤骆驼客运送货物,短则需要三五十天,长则需要两年。因此要掌握驯骆驼、扎鼻棍、调骆驼、编队、装货、探路、大风天气辨识方向等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这些都是历代数目庞大的民勤骆驼客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民勤驼客既有放牧、长途驼运的丰富阅历和经验,又有做驼制品的技术,还会唱驮夫号子。绝大多数驼客会纺驼毛,会用驼毛纺织长毛巾、毛衣、毛裤、毛袜。会织驼毛单子,会栽驼毛褥子,会用驼皮拧绳。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新的骆驼客涌现,骆驼客体验和研学服务,也以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的形式融入到了丝路文化旅游,成为了活态的传承……
民勤的驼户、驼队、驼商历史悠久,在西北久负盛名。2011年3月,民勤骆驼客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2017年,民勤驼队传说、驼夫号子也被列入第四批省非遗名录,由此形成在了甘肃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民勤骆驼客文化。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诗人张籍的这首《凉州词》生动地描绘了丝路贸易在河西走廊段的繁忙景象,谁能想到,在今天民勤境内仍能看到骆驼客的活态传承。
记者一行前往位于临泽县北部板桥镇的羊台山,这座山处于大漠的腹地,仍然可以看到驼队出没。
一路上领略过了板桥镇、鸭暖乡的绿树流水,我们驱车北转,逐渐驶离绿洲,眼前渐渐变得一片荒芜,只有零星的骆驼刺还在戈壁滩上顽强地生长。
从这一刻起,车便在茫茫戈壁沿着别人留下的车辙印前行,一路上只有飘舞的芨芨草和坚硬的骆驼刺和我们为伴。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土丘,越过一道又一道的土坎,直到最后,一座顶部平坦如砥的山没有一点儿预兆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羊台山下的驼影
羊台山看似独立成山,实际上它属于合黎山脉,只是千百万年来的风沙磨砺、山河变异,最终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失散了。眼前的山,越来越近。骆驼刺也越来越密,逐渐成了戈壁草场。最终,在路的尽头,我们也到了羊台山的脚下。戈壁下午的阳光射在羊台山上,一片黄灿灿,伴着若隐若现的彩色条纹。
沿途的骆驼群渐渐多了起来,有牧人赶着驼队也往羊台山行进,一问,原来羊台山下有一眼不竭的水井,山脚的这片不大的绿地就是它滋养出来的。
在羊台山下可以看到骆驼客的“窝铺”——土坯而制,木栅栏围着一个个院子,只是房门紧锁,不知道牧驼人还在哪里跋涉?
(2)
在旧时,沙漠戈壁的驼道上这样的窝铺很多,所谓“窝铺”就是缺乏生活来源的人家在有水源的地方搭建的简单房屋,用来为过往的驼客脚夫提供人畜饮水。商旅在窝铺上饮牲口、放牲口,生火做饭。
驼队的行程安排是由水源的远近所决定的,沙漠中一个站点到另外一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5公里左右。
以民勤城到新疆哈密的驼道为例,沿途分布着站点,站点之间相隔20到40公里不等。路上要经过三片戈壁滩,赶不到这些站点,或者迷失了方向,驼队就只能露宿野外。其实,幕天席地,恰是骆驼客们的生活常态。
戈壁深处的羊台山
羊台山占据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古代临泽向东远去包头、绥远,向北至漠北龙庭,向西至居延海的必经之路。羊台山所在的这片地域原本就是昭武故地。传说也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临泽地方志对于“羊台斜照”的描绘是:“仗节牧羝,贤哉苏武,落日荒山,此台终古。”
苏武在此牧羊只是传说,但牧驼人的生活,却真真切切地在羊台山脚下一幕幕地上演。
他们世世代代放牧于此,背靠羊台山,与驼群为伴……
为什么在民勤,骆驼客的身影不绝于史书?
原因是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
民勤牧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史有汉马唐驼之说,清代著名文史学家张澍的《橐驼曲》就幽默述说了民勤人养驼的这种情况:“西番异畜说橐驼,不读班书费揣摩。怪状奇形君莫笑,麒麟哪肯把人驼。”
(3)
明清时期,民勤驼队运输业发展到了顶峰,朝廷鼓励养驼。特别是清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驼队,开办茶社,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诰封其后人马香亭为“资政大夫”。
民国时期的驼队
50只以上的骆驼运输就可称为“驼队”。经营驼运物资进行商品交易者称为“驼商”。在6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民勤骆驼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可以数千里跋涉,人员不累不困,骆驼不塌膘不疲乏,这也是民勤驼队走遍天下的根本原因。民勤骆驼客兴盛高峰期时,驼户有3000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10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
民勤骆驼客运送货物,短则需要三五十天,长则需要两年。因此要掌握驯骆驼、扎鼻棍、调骆驼、编队、装货、探路、大风天气辨识方向等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这些都是历代数目庞大的民勤骆驼客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民勤驼客既有放牧、长途驼运的丰富阅历和经验,又有做驼制品的技术,还会唱驮夫号子。绝大多数驼客会纺驼毛,会用驼毛纺织长毛巾、毛衣、毛裤、毛袜。会织驼毛单子,会栽驼毛褥子,会用驼皮拧绳。
窝铺里的内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规模行商货运的民勤驼队已失去实际的商业价值,骆驼客的背影渐次远去。然而,脍炙人口的骆驼客传说,慷慨激昂的驼夫号子仍在顽强传播,形成了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民勤骆驼客文化,其中涉及天文、地理、交通、军事、医学、动物学、文学、音乐、商贸、民俗风物等方面,是研究中国西北社会形态变迁以及丝路文化的鲜活资料。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新的骆驼客涌现,骆驼客体验和研学服务,也以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的形式融入到了丝路文化旅游,成为了活态的传承……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热度排行
推荐